海洋是大连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也是支撑大连振兴发展的战略空间。近年来,我市不断创新海洋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科技兴海”,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全市海洋经济连年保持高速增长。今天起,大连新闻推出系列报道《海洋经济:振兴发展新蓝海》。首先请看第一集:启动“蓝色引擎”,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大连湾畔,一座综合交通枢纽客运站工程主体近日封顶,预计明年6月竣工。届时,这里将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国际客货运枢纽。
新的交通血脉,将让享誉百年的大连湾海岸再次沸腾。从名列世界前茅的水产品加工中心和集散地,到中国一重、中远船务等一大批领军企业纷至沓来,大连湾畔正不断奏响“蓝色经济”的发展强音。
大连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2211千米,是全国海岸线最长的城市;海域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是陆地面积的两倍,拥有海岛541个,发展海洋渔业、临海工业、滨海旅游、海洋交通运输、海洋生物医药等“蓝色经济”可谓得天独厚。近5年来,全市海洋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9%,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海洋经济连续5年拉动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14%。2015年,全市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约为2600多亿元(2661.5),占GDP比重近35%(34.4%)。“十三五”期间,我市将进一步强化海洋意识,优化发展布局,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保护好海洋环境,近年来,我市全力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目前已基本建成覆盖全市近岸海域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在长海县獐子岛虾夷扇贝养殖区,国家海洋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受市海洋渔业局委托,正对监测站位的海水进行取样检测。有了多年详实的环境监测数据为支撑,今年獐子岛的虾夷扇贝重新获得了欧盟准入资质。
近5年来,我市还先后建设20个国家和省级水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地,完成8个海岛的修复整治,增殖放流各类苗种140多亿尾,海洋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