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广大考生和考生家长想必都在积极应对高考,但与此同时,一些诈骗分子也开始“蠢蠢欲动”,他们紧盯考生和考生家长的口袋,为利用高考实施诈骗,他们想出了五花八门的办法,但万变不离其宗,最终目的都是一个“钱”字,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
今天,警方专门整理了几种在高考期间频发的骗术,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以防上当受骗。
一、售卖高考试题或答案
诈骗分子在网络上售卖所谓“高考真题”、“真题答案”等,标榜“准确率极高”、“违约退款”等,诱导家长、并以“预付订金”的名义要求用户先付款,或填写个人信息,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高考试题属于国家绝密级材料,其保管和运送都有严格的管理措施,所有接触试卷的人员都实行封闭式管理。广大考生及家长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不要相信所谓的提前拿到高考真题和答案。在网上购买所谓“高考真题”“绝密答案”,都是骗子发布的虚假信息。购买涉密材料本身也是违法,切勿尝试。
二、卖作弊设备
诈骗分子在网上发布售卖“短信橡皮”、“无线耳机”等高考作弊工具的信息,声称这些工具可以通过高考安检,并承诺在高考过程中帮助联系答题,传递答案,随后以“设备费”、传输答案的“特殊信号费”、内鬼的“卖答案费”等为由,诱导受害人转账,待领取转账后就将受害人拉黑。
警方提示,高考安保措施越来越完善,高考时各考点将使用电子屏蔽器和无线电探测仪等设备来强化考场管理,并加强考试期间的网络和短信管理,而且高考作弊本身涉嫌违法,将受法律严惩,请广大学生、家长严防诈骗分子设置的圈套,小心上当受骗。
网络谣言
每年高考前或高考当日,网上都会流传某考生丢失准考证的信息:“朋友捡到一个准考证,有认识的通知一下。姓名:某某某,考点:某某中学,考场:XXX,座号:XXX,准考证号:XXXXXXX,联系,扩散,扩散,别耽误孩子高考。帮助他人手留余香!”有的市民看到后,出于好心,即在自己的微信群、微信朋友圈帮忙转发。大家是不是觉得这条消息很眼熟?好像在朋友圈看到过? 事件发生后,教育部门迅速核实发现有的考生根本没丢失证件,有的信息完全匹配不上,可以说基本上都是虚假信息。
警方提示:这种情况很多留有的电话号码为虚假号码,链接也往往是被诈骗分子植入了木马病毒,请注意辨别、求征后,再拨打、点击,还有类似的网络谣言中,联系电话为境外的吸费电话,市民一旦拨打电话并且按电话提示音操作,可能会支付高额话费。请广大市民提高警惕,不要让自己的善心被诈骗分子利用,慎防上当受骗。
四、提前查询考分
诈骗分子利用家长急于知道成绩的焦躁情绪,在高考结束后官方公布成绩前,诈骗分子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网址链接。不少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后,便会迫不及待点开网址链接,然后手机便会被偷偷植入盗取网银的木马软件。还有的骗子会直接开价,要求家长支付几百至几千元的价格查询分数,不少学生家长抱着反正价格不贵且一辈子只高考一次,不妨试试看的心理就将钱转给了诈骗分子,成绩当然也不可能提前查到。
警方提示:高考分数不会提前公布,市面上任何声称可以提前查询高考成绩的,都是诈骗。考生及家人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收到带有不明链接的手机短信时,需提高警惕,不轻易点击、登陆,谨防落入诈骗陷阱。
五、军事、国防、公安、艺术类院校提前录取
诈骗方式:诈骗分子冒充某大学招生办,打电话给受害人,称因部分院校提前招生,受害人的录取状态为"自由可投”;或有些自称内部人士,谎称军校、警校有“内部指标”,如果想被学校录取,需提前交纳学费或交钱疏通关系等,否则有退档无法录取的风险,为打消受害人顾虑,诈骗还通过QQ或微信给受害人看了仿造的学校招生公文,受害人深信不疑,当即交付保证金,从而被骗。
警方提示:提前批次录取主要针对军事、国防、公安、艺术类院校考生,录取工作全部实行异地远程网上录取,由专门的计算机系统按志愿和投档规则投档,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影响,且军校、警校与其他高校招生是一样的,不存在“内部指标”的说法,对于收到的任何以招生为由的电话短信,以缴费为最终目的的,不要相信,以免上当受骗。
分数不够,花钱可“补录”
“补录”骗局常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也有嫌疑人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
警方提示: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一律不能相信。
七、谎称帮忙申请助学金、补贴
诈骗分子自称为教育局或学校招生办的工作人员,可以对困难考生或者成绩优异的考生提前发放助学金、奖学金,声称再不领就要过期,考生如果想领取该助学金、奖学金需要提前将学费等汇入学校账户,然后诈骗分子指引考生进行转账汇款,从而完成诈骗。
警方提示;当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
八、伪造录取通知书
诈骗分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类似此类骗局的手法还有制造虚假的钓鱼网站,骗子的目的就是骗取学生的生活费、学杂费。
警方提示:此类骗局中,诈骗分子为获取被害人信任,不仅会使用和原学校相似的校徽、logo,还随录取通知书一起配备了课程资料,填写的大学地址也和正版一模一样。考生和家长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一定要有鉴别真伪的意识。要通过教育部门和学校官方发布的官方网址进入,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最后,大连警方预祝各位莘莘学子旗开得胜,金榜题名!